简体字与繁体字
汉字是一个表意文字,非常适合用于“表人”。由于汉字总数非常庞大,到目前为止恐怕很难有人回答一个准确数字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汉字在4000个左右,从广义角度来讲我们都是不及格的母语使用者。
简化字这项运动,最先兴起的应该是日本。诸所周知,日语的根基是汉语汉字(连片假名也是改自汉字,因此叫“假名”)。第二次推进简化字的应该是苏联。当時国内早就有一帮人跃跃欲试想要简化汉字了,只是以此为契机——中国大陆开始了第一次轰轰烈烈的简化字运动。这里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大陆所推行的简化字。由于两岸三地的使用习惯、文化认同、意识形态不同,至今简繁双方仍争执不休。其他国家如日本、越南、韩国则较少关注这一争论。历史上简体字不是第一次对汉字进行简化,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,比如再进行简化的还有二简字、日本汉字等。
一、简化得好的字 (一)、精简笔画,便于认别、书写 1、“虫”。繁体字“蟲”有三个“虫”,显得有点多余,只用一个表示并不影响表意,更便于书写。可能古人想表示“虫”有多只以“蟲”来表示数量? 2、“飞”。繁体字“飛”有两个“飞”还有一个“升”以此来表示“飞升”。只用“飞”来表意足够了。 3、“书昼画”。繁体“書晝畫”。“兴与舆”。繁体“興與輿”。 (二)、随时代生活变化 1、“云”。繁体有“雲”,“云”两个字,现合并为“云”。 繁体字“雲”有“雨”、“云”组合而成。古人说到“雲”可能会联想到乌云密布,倾盆大雨的场景,但最近几年前开始说到云的,不仅仅是“行云流水”,“云开雾散”,还有云端,云盘,云计算。至于那个“雨”去掉也不碍事。 2、“亲”。繁体字“親”。现代人不可能,也没必要总是要见面。某宝客服时不时来一句“亲”,现代表示亲切并非要见面表示。 (三)、简化字更能表意 1、“尘”。比起繁体字“塵”;简体看起来更能表意,小而土为“尘”。 2、“众”。三个“人”;繁体“衆”反倒没有这么直接、明白。
二、简化不好的字 1、“运”。繁体“運”,本来包含“车”表示运输;现在看起来有一些容易误解。 2、“穷”。繁体“窮”,表示穷人没钱身子都弓起来弯曲。表示没钱说话不硬气,现在是要多出力,多努力表示穷? 3、“产”。繁体“產”,一看便知,因为有个“生”字。好好地,非要去掉。 4、“台”。对应繁体“臺”,“檯”,“颱”。表意能力遭到削弱。 5、“农,衣”,“风、凤”、“东、乐”、“叉、义”、“旧、归、妇”、“异、导、寻”“开、升”、“丙、两”、“厂、广”、“毕、华”、“驼、鸵”、“街、衔”等,有些原来不相似的汉字,简化后变成形似字容易混淆。第五代领导人曾经闹出“轻关易道,通商宽衣”的口误。 6、“干”。对应繁体“乾”,“幹”,“榦”。
存在不足的简体字,大约有两个原因 1、字形缺乏美感 2、表意能力遭到削弱 3、打乱了原有的字义系统
繁体、简体各有优缺点:繁体字形优美,表意文字的优势更为明显,但难写、难记;简体字解决了繁体字难写、难记的缺点,但也削弱了表意功能,字形上也不如繁体字优美。可以说繁体字是阳春白雪,艺术性强,可对于民众来说,未免太过曲高和寡。简体字为下里巴人,实用性强,但太过于“接地气”,难登书法之作。
汉字的演化由来已久,从甲骨文时代开始计算,后人们只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一步步演化;繁体字偏向于艺术家、书法家,简体字适合科学家、普通大众。汉字源出有理,构字的“六书”即: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字体结构中往往包含声音和意义,简化字则破坏了汉字的结构,无法读音和解意。在落后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中,二简字、错别字和不规范字依然普遍存在,说明汉字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因使用习惯、文化认同、意识形态不同,人为地造成“书不同文”严重阻碍了中国大陆、台湾、港澳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,并使得与日本等周边国家使用的汉字进一步脱节。从而削弱了汉字作为文化,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。